幽门螺旋杆菌,你被传染了吗?

幽门螺旋杆菌,一般指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的细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WHO(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幽门螺旋杆菌之所以被人所熟知甚至闻之色变,是因为它被认为是诱发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以及胃癌等的主要因素。

而且,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染性很强,潜伏时间较长,因此对于感染这种病菌后的症状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做好预防感染的准备工作。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症状?

1、反酸: 人们受到幽门螺杆菌的影响会诱发胃泌素排泄,导致胃酸过多,主要表现为反酸和烧心。

2、胃痛: 胃痛、胃涨明显加重,伴随无规律的疼痛,发作周期越来越短。

3、腹泻: 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排便黑的情况居多,腹泻难以控制,低度或中度发热。

4、口臭: 幽门螺杆菌在牙菌斑中寄生,在口腔内感染发作,会导致口臭。严重的患者还会有一种特别的口腔异味,难以去除。

5、其他: 人们患上了幽门螺杆菌在饭后会出现上腹部饱胀或不适情况,常伴有其它不良表现,如嗳气、腹胀、食欲减退等。

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口口传播

幽门螺旋杆菌存在于唾液中,口口传播是幽门螺旋杆菌重要的传播途径。国人饮食都不喜欢用公筷,这就给幽门螺杆菌的入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家庭中只要有一个成员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很可能使全家人都被感染。此外幽门螺杆菌传染途径还可以是接吻,科学研究发现:胃部的幽门螺杆菌在唾液中也会有所残留,而接吻是交换唾液最直接的方式。

2、餐具传播

在外用餐时卫生不合格的餐馆,餐具没有认真的清洗和消毒,如果餐具上有幽门螺旋杆菌,下一位用餐的人在使用这个餐具就会被感染上。在外用餐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比较大、卫生条件好的餐馆,最好能够自备餐具,尽量减少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几率。

3、粪口传播

受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粪便中也会存在这种病菌,当患者到公共厕所方便的时候,粪便中就容易携带该病菌。如果不小心粘在手上,没有洗手的情况下触摸到马桶、厕所的门把手,其他人接触的情况下,也会通过这种方式入侵身体。大家饭前便后勤洗手,才能防止幽门螺旋杆菌入侵威胁健康。

易感人群:所有人对幽门螺旋杆菌均易感。

如何对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目前临床上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常采用的三联药物或者是四联药物治疗。有研究发现,益生菌联合抗生素治疗,肠道菌群的大部分变化在71天后恢复,肠杆菌科、肠球菌属和拟杆菌属等细菌的抗生素耐药率也显著低于单独使用抗生素的患者。

益生菌对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多种机制:

益生菌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清除或限制人胃内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 包括:(1)通过占领胃上皮受体或共凝集机制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定植;(2)通过产生细菌素、有机酸以及生物表面活性剂发挥抗幽门螺旋杆菌活性;(3)通过促进黏蛋白合成来促进黏膜屏障功能;(4)调节免疫系统反应;(5)诱导抗原特异性抗体;(6)减轻胃炎。

总的来说,益生菌的抗菌活性可以杀死或抑制耐药细菌的生长,并最终减少抗生素耐药性,同时促进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抗生素治疗后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的恢复。益生菌单独使用或作为标准治疗的补充,在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和降低药物副作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