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体内的益生菌会“不够用”?

益生菌作为肠道内的有益微生物,可以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繁殖,优化肠道环境,平衡肠道菌群。如果体内的益生菌数量减少,有害菌大量生长繁殖,肠道菌群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腹泻、便秘、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过敏等症状,可以说95%以上的疾病都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

我们人体内的益生菌有400多种,总数达到了百万亿以上。既然人体内的益生菌数量如此之庞大,为什么还会不够用呢?

一、正常新陈代谢

人体内益生菌虽然多,但是它的寿命却十分短暂。科学家赫夫纳格尔发表的《益生菌的革命》研究成果中发现益生菌与其他生命形式一样也有生老病死的过程,益生菌会经历适应期、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在之后益生菌就会随着肠道垃圾一起被排出体外。如果益生菌在死亡之前不能增殖出下一代就会导致体内益生菌总数减少。正常情况下刺激益生菌增殖需要多吃粗粮,里面膳食纤维能够刺激益生菌增殖。

二、与有害菌对抗

在日常的饮食中,很容易摄入一些不干净的食物,这就会导致体内有害细菌的增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不适。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体验,夏天吃完烧烤后肚子会不舒服,这就是因为烧烤的食物不够干净导致的,有害菌进入我们的肠道中消耗掉我们自身的益生菌,久而久之,体内的益生菌就会越来越少,从而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发生。

三、肠道老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肠道功能减弱会为有害菌生长提供条件,使得益生菌处于劣势,导致部分益生菌消亡。因此很多老年人患有便秘、肠道疾病以及免疫力下降,很大原因就是益生菌的流失。

四、被抗生素杀死

现代人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人不知道抗生素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也杀死了很多有益菌,导致人体内的菌群失衡,引发一系列的疾病,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补充大量的益生菌。

五、腹泻导致

益生菌死亡后会随着排泄一同排出体外,但有时候被排出去的不仅是死菌,活菌也有可能被带出体外。如果排泄次数太多,就会导致体内大量活性益生菌被带出体外,造成益生菌数量减少。因此,在腹泻的时候适量补充益生菌不仅有助于缓解腹泻问题,有效缩短病程,还能补充损失的益生菌。

六、缺少食物饿死

益生菌需要有充足的食物才能够“茁壮”成长,完成刺激免疫系统、合成有益人体物质的种种使命。当日常饮食中缺少提供益生元的食物时,益生菌就会因为“断粮”而无法生存,所以人体适当补充益生元及益生菌是很有必要的。

肠道微生态是人体内最为复杂的微生物系统,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习惯的改变,肠道内的益生菌数量减少,致病菌增加,从而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益生菌对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和人体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日常补充益生菌有助于增强肠道的消化功能和免疫功能,肠道充满活力,身体才能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