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紊乱的危害——免疫力低下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菌群有百万亿个共生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群可以帮助人体分解食物,它们不仅对机体吸收营养物质至关重要,还有助于抵御其他病原菌入侵,并为免疫系统正常发育提供必需的条件。

肠道菌群的平衡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就可能会引起免疫力下降的问题,进而诱发多种疾病。因此,要防止肠道菌群紊乱出现,首先需要了解它。
一、什么是肠道菌群紊乱
人体肠道内长期居住着多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就是肠道菌群。肠道菌群会在人体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存在,相互之间起着制约作用,形成一种平衡。如果机体出现问题,这个平衡就很容易被打破,引起肠道菌群紊乱,产生病理性问题。
二、二、肠道菌群紊乱的病因
引起肠道菌群紊乱的因素有药物因素、年龄因素、饮食因素、肠道动力障碍以及化学、物理因素。
1、药物因素:使用激素类或含激素类抗生素、抗肿瘤药物时会使肠道内菌群生长迅速,进而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2、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肠道菌群的双歧杆菌会不断减少,而其他菌群数量增加;而婴幼儿时,肠道菌群发展不成熟,这些都会形成肠道菌群平衡。
3、饮食因素:不良饮食习惯,如抽烟、酗酒、食用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剩菜剩饭等都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4、肠道动力障碍:正常的肠道运动具有清除细菌的作用,小肠动力障碍时,食物推进速度减慢,细菌在肠道內滞留时间过长、大量繁殖,造成肠道菌群紊乱。
5、化学、物理因素:由于使用化学制剂或者辐射造成菌群的失衡,大多数是不可恢复的。
三、肠道菌群紊乱的症状
肠道菌群紊乱常见的症状有口臭、食欲不振、腹痛、腹胀、嗳气、打嗝,严重时可出现排便的异常,包括:排便费劲、气味臭、颜色深、顽固性腹泻或者便秘等等。
全身症状主要是抵抗力下降的表现,如:经常感冒、身体不适、易生病;睡眠质量差、焦虑、抑郁、皮肤状态变差、气色不佳等等。
这是因为肠道菌群与人体70%的免疫力有关,当肠道菌群失衡时,人体就会出现免疫力下降,出现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另外肠道中有害细菌过多还会影响我们的脑功能和心情,从而出现焦虑抑郁的表现。
四、如何预防肠道菌群紊乱?
1、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可明显改善菌群失调。
2、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或长期使用,可用可不用的时候就不用,可用窄谱抗生素则不用广谱抗生素。
3、补充益生菌。直接补充益生菌可以抑制有害菌在肠内的繁殖,减少毒素,促进肠道蠕动,从而提高肠道机能,改善排便状况。主要是提高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的含量,来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