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年轻化?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疾病。在以往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这些疾病往往都偏爱老年人。可是现在心脑血管疾病已经开始逐渐的年轻化, 数据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20~29岁患病及高风险人群占15.3%。 那么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年轻化的原因有哪些?

一、肥胖

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肥胖患者,体内储存有大量的脂肪,脂肪入血即导致血脂高。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所以追根揭底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的根本原因。

二、饮食结构的变化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喜欢吃肉,很少清淡饮食,特别喜欢一些高热量食物,汉堡、油条、方便面、蛋糕、巧克力、各种深加工肉类……吃完主食吃零食,热量越积越高,远远地超过了心血管的转换负荷,时间久了心血管就会开始“抗议”,患上心脑血管疾病也就不奇怪了。另外,许多年轻人早餐不吃、晚上暴饮暴食,这样就会导致脂肪和胆固醇在身体中堆积,使的人体代谢异常,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三、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

如今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不规律的作息已经成为都市人的生活常态,很多年轻人由于工作和个人习惯原因经常会熬夜,特别是现在许多年轻人经常加班,甚至有些工作长期加班到下半夜,长时间熬夜对健康的损伤很严重,还会导致血压增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四、吸烟喝酒

有些年轻人在感觉劳累的时候习惯点一支烟,但吸烟是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吸烟者认为,只要他们减少吸烟数目,危害性就会减少。事实上却非如此,《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即使少量吸烟,一天吸烟1~5根,同样会较大程度地增加冠心病和中风风险。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每天喝含 25 克酒精的酒,原发性高血压增加 43%,如果饮酒量更大的话,患上这些疾病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而患心血管病的人往往还患有其他疾病,因此,为了身体健康的大局利益着想,还是要尽量做到不喝酒。

五、精神压力大

如果精神压力大,长期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就会导致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增加,从而使人患上高血压。

另外,现在年轻人普遍疏于运动锻炼,而且对于健康的意识也是相对淡漠,年轻人更喜欢快节奏的生活,所以,日常的饮食也不是特别的注意。

总之,脑血管疾病现在趋于年轻化是一个大趋势,年轻人一定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学会放松压力,饮食要注意保持清淡,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